中和殿
在太和殿之后,即中和殿。此殿明代初年称华盖殿,嘉靖年间改称中极殿,清代则改为中和殿。此殿深与宽都为五楹,方檐圆顶,金扉琐窗,各二十四扇。屋顶正中鎏金宝顶,犹如一颗巨大的宝珠。据说在北京灯市口东有座二郎神庙,坐东面西,每当早上太阳出来,就有一道金光直射庙堂之中。有人说,这是因为庙与紫禁城的中和殿在东西一条直线上,殿上的火珠(即殿上金顶)把太阳光反射过来而造成的。
中和殿的外形好像一座正方形的亭子,周围有廊一圈。殿内正中设有皇帝宝座,殿内陈设比太和殿简略,除宝座后的屏风之后,仅有宝象一对,鼎炉两对,香亭一对,甪端一对。
中和殿四面开门,南北各有玉墀三道,东西各有一道。此殿规制小于太和大殿,但建造形制特异,内顶的雕刻彩绘极为精美。中和殿正面的殿额为康熙间励杜讷书写的。
中和殿的作用,是皇上临御太极殿前的休息暂止之处。每年三大节日时(元旦、冬至、万寿),皇帝先在中和殿升座,然后再到太和殿升座,正式开始大典仪礼。
明代常在中和殿举行小型宴会,与会者为少数高级官员。据说席上专用一种莲花金杯酌酒。此杯高大如瓶,周圆接近四寸,下有三瓣小蒂托住,旁边有荷花树,制作十分精美。每桌食器多达三十多种,席前摆放两个大花瓶,中间插的也是莲花。清代时,只在此殿宴请亲王。
清代,如果为皇太后加徽号,也要由皇帝先在中和殿视阅大臣所拟的奏章。所谓徽号,即对皇太后的尊称之号,每次可上两字,一个皇太后最多可上十次共二十字的徽号,如慈禧太后,其“慈禧”二字即其徽号,她的徽号最多,全称如下:
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祟熙皇太后,
尽是些好听的吉祥之字,但实际是否如此,就很难说了。
清代皇室家谱叫做玉牒,每十年纂修一次,均要上呈皇帝过目,此事也在中和殿进行。事先由礼部和鸿胪寺官员按照玉牒的卷数在中和殿摆好桌案,再由工部官员在玉牒馆安排好抬送玉牒的采亭。到恭呈之日,王公大臣都要穿上朝服,在太和门和午门外迎送。仪式十分隆重和繁琐。这也是封建王朝惯见的做法。
中和殿的护卫工作十分重要,所以清王朝规定宿卫中和殿的人员有侍卫什长三人,侍卫亲军三十人,每夜如此多人守卫,轮流换班。
中和殿两侧的东西庑房,与太和殿的东西庑房相连,故又统称太和殿东庑、西庑。在太和殿的两侧庑房,为内府的铜器库,而中和殿两侧的庑房,则是收藏历朝皇帝批阅奏章的仓库。据说库内收藏的奏本堆积如山,是十分珍贵的文献资料。
经皇帝御笔朱批的奏章,叫朱批奏章,从雍正帝开始,曾选择一小部分加以刊刻。当时雍正帝曾有圣谕:“将外任之大臣官员奏折,经朕手批的酌量可以颁发者,检出付之剞劂,计算不过十分之二三”。有许多奏折,皇帝认为不宜公开者,就在奏折上批明不入刊刻。当时的规定,皇帝亲批的奏折密旨,既经呈进,则不得抄写存留,意在深秘不让外人得知。甚至有些密奏,经皇帝阅后,亲自焚烧。对那些刊行的奏本,在刊行时也做了改削,以致与原文并不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