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被尊崇为专门学问的著作。它是由南北朝时期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纂,收录了从先秦到南朝八九百年见130位作者七百余篇文学作品大致按照时代先后排序分为三十多类文体。
南北朝时间因为战乱的影响生于乱世的文人墨客在战火中没有安全感,只能投入到文学创作中,由此也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发展。南朝梁武帝萧衍对于文学非常重视,有“天情睿敏,下笔成章,千赋百诗,直疏便就,皆文质彬彬,超迈古今”的评价,对于他的儿子萧统从小就给了非常好的文化熏陶,“五岁读遍五经,皆能讽诵”的萧统更有《文心雕龙》的刘勰、《宋书》的沈约做他的良师益友,萧统利用东宫太子的身份和皇家典籍,他收集了近三万卷图书,于是他汇集了当时著名的文人墨客们编撰了《昭明文选》,为编纂一本高质量的选集创造了条件。
为了保证入选作品的质量不受作者身份干扰,保证作品的权威性,文选收录的作品并不包括当时在世的活人。文选选录的标准为“事处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也就是情义和辞彩都需兼并,只有一方面都不收录。萧统将文学作品和应用文区分开来,对于文学特征和范围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昭明文选》收录的问题包括了诗、离骚、赋等,其中诗和赋占据了大量的篇幅,屈原陶渊明等高洁雅士也因为品德高尚而被高度赞扬。《昭明文选》在选材中注重辞藻,所入选的多是典雅之作,在过去文选一直被当做经久不衰的读书人的教科书,到了宋代更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说法。
从文章的选录交流来说,文选也存在一些不去的地方,比如李陵的《答苏武书》、孔安国的《尚书序》都被定论为伪作。夜巡在误标序文以及误标题目的情况。但是相对比同类型的诗文总集,《昭明文选》具有更加深广的影响,作为一部中国文学作品精粹的文集,它的历史价值和资料价值时至今日依然瞩目。《昭明文选》保留了近800年的文章,在文化传承角度看具有非常的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文选的收录很多作品可能就泯灭在历史长河之中了。